网师一周观察(30)|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普遍不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啃读者 Author 郝晓东
在我看来,专业性一般表现为专业流程,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
今天坐动车回家,从动车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联想到教师的专业性:动车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比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强。
一
动车有专业的流程。
在动车卫生间,我看到墙壁上挂着一个《动车厕所清洁记录单》,上面规定了厕所内各个物品保洁的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三列,分别是保洁员、乘务员和列车长每个时段的保洁、检查记录和签名。保持干净、卫生是公共场所的一个大难题,清扫得少,卫生无法保持;清扫得多,保洁人员难以做到。仅靠保洁人员的道德和自觉,无法保持统一水准;依靠监督惩罚,管理成本高,容易引发人际间矛盾。设置记录单就是建立了一个专业流程:不管有垃圾与否,干净与否,保洁员每15分钟打扫一次,列车员每30分钟检查一次,列车长每小时检查一次。所有人只需按照流程来做,及时对照时间记录保洁和检查结果并签名,通过公开透明的流程,不仅知道自己何时做什么、怎样做,而且知道别人何时做什么、做得怎样。试想,如果没有这张记录单,乘务员发现了垃圾,追究保洁员,保洁员说刚打扫,乘务员又无法核实。你让保洁员及时清扫,但什么是及时,什么是不及时?不同的人理解又不同,经常会引发争议和矛盾。如果让列车长、乘务员监督保洁员,又容易成为猫和老鼠的游戏,日久,双方都疲惫不堪,何况,谁又来监督乘务员和列车长?
科学严密的流程降低了对个体独特经验和特殊能力的依赖性,哪怕是一个新手,只要具备基本的素质,严格按照流程来做,就可以达到工作标准。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全国之所以能做到同样的口味,就是依赖专业的流程,而不是名厨的技艺。
学校中供教师遵守的专业流程很少。从备课、教学、转变问题学生、与家长沟通等,教师遵循多少科学严密的流程?很少,大部分工作是依赖老师个体的发挥,而不是从学校教研中获得。有老师说,我们也有流程啊,如备、讲、批、辅、考。其实,那是粗线条的步骤,弹性很大。也有人说,教育是技术更是一项艺术,无法完全像操作机器一样,制定严格的流程。这个观点有合理的部分,但割裂了专业标准和个性创造的联系,个性创造应建立在专业标准上,就如职业篮球运动员打球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建立在对篮球技能和比赛规则的严格训练上。自由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没有纪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新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框架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针对备课和讲课建立了一套科学而严密的流程,降低了备课和上课中的业余性和随意性,当你真正领悟这套框架,又能发挥出自己的个性风格。
设想一个教语文的年轻教师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在没有教学参考书的情况下,要想讲出一节有质量的课,如何能做到?
可以遵照理想课堂教学框架规定的流程:
第一步,文本解读。理解文章“写什么”、“如何写”以及“为何这样写”。
第二步,教材解读。结合文本核心价值、单元教学目标、学情,确定“教什么”、“如何教”“为何这样教”。
第三步,根据教材解读,制定ABC三类学习目标。
第四步,设置学生预习题。
第五步,将学习目标分到不同的课时,制定每节课教学板块。
第六步,写出每个教学板块中学习目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过程。
第七步,课后教学反思教得如何,以及其他得失。
依据这套流程,即使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能在较短时间掌握备课、讲课方法。对于成熟教师,借助这个流程,可以让工作形式化、自动化,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奠定扎实基础。
我也见过一些老师,哪怕是给家长发一个通知,都缺乏专业的流程。老师在微信群里只发简单的要求,而没有说明何时完成,如何完成,完成后如何反馈等具体细节。通知一发,许多家长因困惑而提问,老师一次一次解答,有的家长看见了,有的没有看见,许多家长困惑不已,老师不胜其烦。最后,老师的语气开始埋怨指责,家长很无辜很受伤,滋生很多矛盾,埋下冲突隐患。
二
动车司机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强与弱有一个标志:替代性。替代性越强,专业能力越低;专业能力低,职业尊严就不高。医生、律师、会计师的职业尊严高,就是因为替代性低,除非经过专业训练,一般人很难胜任。
动车司机专业能力非常高,一般人无法替代。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低,就是因为替代性强。有人说,老师也是经过师范院校专业训练的啊,其实,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只是学了不少学科知识,而针对教书育人专业能力的训练远远不够,甚至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教师的可替代性太强了,很多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强化背诵,记忆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就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上岗教学生。但是,一般大学生通过背诵一些动车操作流程,能驾驶动车吗?动车司机一般能教了小学生,老师能驾驶了动车吗?
当然,也要分清,是小学对老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低,还是我们降低了小学的专业能力?答案是后者。其实,小学本应是对老师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因为面对的是不成熟的儿童,老师对儿童的影响太大了。
三
动车乘务员的专业态度很好。
乘务员不论与什么样的乘客沟通,都是以制度为准则,平静耐心告知或劝说,而不是遇到“不听话”甚至刁难的乘客,就训斥、辱骂或者体罚。有一次乘车,车厢里有一个年轻人一路上大喊大叫,估计是有精神疾病。几个乘务员和颜悦色安抚,劝说其换到车厢的最后一排,专门安排了一个乘务员坐在旁边与其聊天,安抚情绪。
教师的专业态度则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态度源于自己朴素的良知,而很少是基于专业的理性认识。教师最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学生,对学生的专业态度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无条件、无差别的爱和根本的信任。
所谓无条件、无差别的爱,指老师对所有学生同样关注、关爱,充满慈悲,不会因学生的性别、相貌、家庭条件、成绩等因素而差别对待。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老师那里获得安全感和尊重。所谓根本的信任,是指老师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绝对的信任,哪怕学生成绩很低,表现很差,但依然坚信孩子的生命不会失败。
有多少老师能真正做到?
四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普遍不高呢?
普遍性问题,一定与时代,与客观现实有关,而不仅仅是个体不努力。
中小学教师专业性不高与他们在高师院校接受的课程内容和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主要关系,即与高师院校的教师培养方式有关。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多重视学科知识,忽视教师职业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比教育学、心理学所占比重大;从教学实际看,很多专业课老师往往轻视教学法老师;从学生来看,也是重视学科知识,不重视教师职业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学科和老师固然不受重视,但自己也不争气。
方法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真正领悟掌握。游泳技能是在游泳中学会的,驾驶技术是在驾车中学会的,教育学、心理学本应是让师范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领悟掌握,但大学教师往往是在课堂上简单传授灌输,而不是在“做中学”。结果,大学生死记硬背了一大堆只能考试但很少能运用的“呆滞知识”,没有获得破解问题的智慧。
要教有所成,学有所获,从课程设置而言,应该是“少而透彻”,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是多而浅。教材知识在教材中像中药房里的药盒子一样,分门别类、系统排列,但很难真正深入学生生命,并转化为未来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工具。
五
为什么大学教师不让学生在“做中学”呢?
一方面,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脱节严重,没有供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虽然现在很多高师院校加强了师范生实习实践环节,但老师的现场指导又跟不上,大部分实习学生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大多缺乏在中小学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对基础教育缺乏切身感受。加之,大学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教师的精力主要投入在申报项目,做科研,写论文中,而不是课堂教学。
不过,教育学、心理学学不深,如果对学科专业知识精通也行。实际情况是,学科专业知识能学精的也不多。考入师范院校的学生,很少是高中阶段尖子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不是同龄人中最强的。大学里课程多、活动多、自由多、诱惑也多,能真正沉浸到专业中,心无旁骛学习者并不多。有些学生学习很刻苦,但大部分是为了考研。
综上所述,在高师院校这样的育人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基本上很难直接上岗,导致中小学许多校长埋怨“大学是怎么培养的”?其实,大部分刚入职教师也能体会到,大学里学到的很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大学又没有教。
依赖高师院校培养的教师只是一个“毛坯”,而不是“成品”。
针对这种弊端,现在对教师培养上提出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概念,打破过去“大学学知识、工作用知识”的陈旧观念,认为职后的学习与职前同等重要,职前学习和职后学习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职前在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职后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理论建构实践智慧,同时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再次回归理论,研究探索,如此反复循环。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中小学老师,边在中小学授课,边在大学研究,就是这个道理。
但在我们当下,很多老师受陈旧观念的影响,基本上很少有超越所教的学科和学段再回归书本、回归理论探究。虽然职后也有学习,但用魏智渊老师的话来说,“我们现在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都不好意思叫‘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叫‘教师表演及应试发展’。”
师范院校培养模式造成了先天不足,入职后缺乏学习提升的自觉造成了后天不足。二者加起来,就形成了如今中小学教师专业性普遍不高的现实。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就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而确立了自己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希望能在教师成长方面探索出一条新教育模式。
相关链接: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